欲借他山石,攻我课改玉
——泸县二中“走出去”学习教育经验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实现升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在学校特色打造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泸县二中启动了“走出去”考察学习的活动,以期寻找到值得借鉴的路径。3月27日晚上,从美国学习归来的唐远琼老师和从山西新绛中学考察归来的翁文建老师分别以《美国归来话教育》和《大胆改革,稳步推进,柳岸花明又一春》为题,向全校老师做了专题报告。
一、远窥大洋彼岸的教育
2012年2月18日,唐远琼老师参加由中国中西部25名农村教师组成的教师研修团,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进行了为期20余天的研修学习。在学习期间,唐远琼老师与研修团参观考察了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在内的洛杉矶从初中到大学的近十所学校,走进教室、观摩课堂,与美国同行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归来,唐远琼老师写成了近七万字的笔记。
唐远琼老师根据自己在美国学习所得,向老师们介绍了她关于美国教育的八点感受,如“当学生犯了错,重鼓励而非惩罚”、“善用吉祥物影响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确行为准则,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等等,引起了老师们的强烈反响。唐老师同时还提醒说:“中美中学教育各有所长,向美国同行学习时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因时制宜。”
说起大洋彼岸的同行,唐老师感慨道:“他们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教师,要用专业水平、敬业精神和认真对待的态度赢得学生真正的尊重!唯有这样,才能活出教育者的尊严和幸福!!”
二、近看课改旗舰的模式
3月中旬,由泸县二中校长刘中伦老师带队高考学科教研组组长一行18人,赴山西新绛中学考察。此次考察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学习编写学案,二是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学习教学管理,四是学习如何培养优尖生。据了解,山西新绛中学被现实逼迫而强势推行颠覆性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是新课改的旗舰,引起了全国广泛的关注。
有人惊叹新绛中学是“真正把新课改的目标‘自主、探究、合作’落实到每节课,落实到每个学生和教师身上的中学”,这一点,在此次考察的成员之一的教科处主任翁文建老师口中得到了证实。翁老师在报告中介绍了新绛中学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学案课堂和环形座位法;其教学模式是“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反思总结”。翁老师感叹说:“看似简单的教学流程的背后却隐含着师生关系的根本转变:教师从原来的台前转到了幕后,学生却从原来的幕后转到了台前。要实现这一看似简单的转变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翁老师总结考察收获,得出三点感受:一是“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解放学生,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是“课堂改革的灵魂在于教师”;其三,“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大胆探索。”
翁老师认为,课改的最终目的是“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创设高效课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最大程度地发掘学习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花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而新绛中学的一些课改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学无止境,课改也无止境。但是改革不是闭门造车,除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外,还需要向外面课改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外面自己的课改。像这样的外出考察,就能够给我们另一番视野,另一种启示。”一位老师听了两位考察归来的老师的报告后,这样表示。
(郑韬)
来源:泸县二中 编辑:教科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