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春着一抹姹紫嫣红 向翔(高2013级38班)
发表时间:2013-12-4 15:27:21 来源:泸县二中 编辑:泸县二中
点击/评论:2242/0

为青春着一抹姹紫嫣红

四川泸县二中高201338  向翔

我想捧一汪湖水,将它的蔚蓝映在这段时光,我想采一束日光,将它的金色洒向这段年华。如果还可以,我想亲执画笔,淡笔轻描,为我的青春,着一抹姹紫嫣红。

青春是一首隽永的诗,每一个方块字下都是饱含情感的土壤。我吟诵着它,感悟着它,却又想着为它描上一道淡蓝的边框。因为蓝是最让人感动的颜色,像是流动的清泉,将你烦躁的情绪,伴着叮铃的乐声一并带走,埋葬在大海深处。我的青春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所有的情绪,各色的情感,都在这一阶段显露无疑。但我也在其中成长起来,从迷茫中开出一条道路,学着将喜与悲的杠杆调平,学着为自己的天空涂上蓝色,让一种静谧住进心里,滋润躁动的心田,闲观云散,将青春看得更明晰更剔透。

青春是一串激情的风铃,是风的信使,有着天籁般的歌声和醉人的舞步,多风的季节里,从不知疲倦,即使低徊也蓄势待发,即使高亢也锐意不断,这便是青春的魔力。我想为它绘上火红的背景,与它的蓬勃、昂扬相得益彰。红色,像熊熊的野火,充满了无畏的意志,但也会遭遇“春风吹又生”的对手,青春的性格更为不羁。红色,应是滔滔的黄河水,气势汹汹,波浪滔天,如一望无际的骏马驰骋,有着吞吐万物之势。我的青春虽不说狂傲,但也有一种韧劲与不服输的勇气。我为青春着一抹火红,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未来的挫折打击得失去自信,一蹶不振不在我青春的词典里。我的青春这般积极地绽放,我怎能不对自己怀着敬意,怎能不处理好每一道伤口,深呼吸,阔步前进。

青春是一片彩色的田野,土壤里带着馨香,青山绿水全是宝藏。我把来自各方的种子,洒在每一寸柔嫩的土地上,让成熟与不成熟的期待一茬一茬地生长。春季,微风轻拂;夏季,艳阳高照;秋季,细雨低唱;冬季,瑞雪普降。我在上面用了整个身心去耕耘,等待它生根、发芽,等待它的抽枝、绽放。青春是一片还没收割的田野,我要为它着上一抹姹紫嫣红。没有色彩的青春是一汪死水,而我的青春,我要令它五彩斑斓。因为一种颜色便是一种态度,我需要持之以恒,我需要无惧的心,我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度过这段璀璨的年华。我希望它像红色般热烈,也希望它如蓝色般静谧。五彩的青春,才能使人记忆一生,回味一生,无悔一生。

青春是可以选择的,我要亲执画笔,挥剑击云,在青春这张纸上着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以一腔彭湃的热血,用迎接太阳的双手,去推开那道光明与希望之门。

 

春天:在花开的日子里

 

——读泸州少女作家向翔作品有感

                                                     

王应槐

在春天,江水绿如蓝,杨柳依依,小草茵茵一片连一片,啁啾的小鸟欢快地飞来飞去。更令人神往的,是那满山遍野迎着朝霞水灵灵地开放的花朵。

这是95后泸州少女作家向翔及其那些柔美轻盈的文字给我的印象。向翔生长于四川泸县,一个风光旖旎、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这里的青山绿水和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故事,给她的青春和生命打下了青涩而浪漫的印记。

向翔与她的同龄人一样,是幸运而幸福的。生命的门帏刚刚开启,就享受着春天的快乐,聆听着春天的歌声。远离了背叛与谎言、丑恶与痛苦,也用不着颤栗满地的黄叶和寒冷的冬夜作伴。

在这如诗如画的春天中,向翔以文字的审美姿势开始了她的生命之旅。向翔的写作是有感而发,源于生命的需要。“面对生命,想用最温暖的语言把它抒写得异常美丽。”(《生命》)她曾在自己《日记》的扉页中如是说道:“可以说,写作是我自由的畅想、梦想的飞翔,是我生活的提炼和生命的提升,我想用快乐的颜色涂写灿烂的天空和成长的阳光。”但向翔并不仅仅于此,她还有更美的理想:“我要用快乐定义生命,我要用快乐抒写青春,我要用快乐让大家都快乐。”

向翔的写作已经走出了孤芳自赏的园地,既是自己生命的渴求也是为了让大家的生命都快乐。

也许是同为女性的缘故吧,向翔作品中的主人公多为女性,而且是沉鱼落雁一类,如《紫鸟》《落雁,最美的翩飞》《青裳》《春风祭》等。但是这些女子的命运曲折多舛,绚烂与零落交织,欢乐与悲哀同行。作者在《那些流落在历史角落里的女子》里,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妲己、西施、貂蝉和杨玉环在历史烟云中闪烁迥异的生命色彩。这种描绘是同情的,怜惜的:“流落在历史的角落里,是她们选择的命运,也是她们不得不选择的命运。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究竟是历史呢,还是迷茫的人心?”

不难看出,无论是因历史的选择抑或源于迷茫的人心,向翔都希望她们(包括他们)的生命如美丽的花朵,湛蓝的天空,在大地上快乐着!正如作者在《花季的追梦中》所言:“我会把我笔下的人物写得凄惨至极,幸福至极,美丽至极。”

向翔的写作之路如其生命旅途一样,是从梦幻的童年走向青春的舞步。

向翔10来岁开始学习写作,有着清晰的童年的刻痕。多为身边的人和事、日记、旅游、童话、成长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梦想,如《成长中,我学会了珍惜》《刚入初中》《森林大王选拔会》《2008年的寒假》《九寨沟,我的童话》等。充满了童年的天真和亲情的温暖,仿佛摇着一叶小舟,在波光潋滟中自由地荡漾。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生命年轮的增加,向翔的写作逐渐焕发出一种摇弋多姿的青春光芒。她描写青春的梦幻与斑斓,“青春或许就是一片麦田,如青色的小苗,努力地想要生长”,“青春或许也是一片湛蓝的汪洋,深邃却又吸引着我去远航”。(《 青春或许就是一片麦田》)

她更多的是吟咏爱情的热烈纯真与凄美苍凉。在爱情的探寻与想象中,向翔的笔墨大都凝聚在红颜薄命上。《胭脂凉》可说是其代表之作。它演绎的是“一代名姬,倾色倾城”的杜十娘的爱情悲剧。作者并不泥古,而是从古典的道德悲剧中“突围”出来,从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中寻找悲剧的根源:因“星辰般美丽皎洁的”杜十娘与“夜的污浊”和“麻木的时代格格不入”,“只因为你绝世的容颜,注定了你绝世的忧伤”。使得杜十娘的爱情在遗憾之中多了一层社会含义,不仅是一种“绝世的忧伤”,更是一种绝世的美丽与凄凉!

行走在春天的向翔,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美,这种美并非王尔德似的感伤的、落寞的美,而是一种至美,纯美。

在向翔的眼中,世界是美的,到处都是山青水秀,阳光与和风,“晚霞,河流,树木,村庄,宛如一幅水彩画”(《夕阳·银月·遐思》)。她在《聆听世界》里兴奋地告诉我们,即使走在山林原野中她都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聆听花语,就能听到花儿绽放的声音。风中摇曳的花儿软语呢喃,它们轻轻地、静静地倾吐芬芳,向微风抛去飞吻,对翩飞的鸟儿招手,跟过往的小昆虫问候,和身边的野草欢舞…

向翔并非属于纯粹的青春与梦幻,她知道文字是有含义的,作为一位少年作家,应当具有社会意识,担当精神。她在徜徉于花好月圆时,也在关注着积极的人生,批判着假丑恶。

《感动,就在不经意间》赞美那些为了生活,从早到晚不辞辛苦散发广告单的人群。当汶川大地震袭来,向翔立即写下《地震了,我们血脉相连》,对灾区人民在大灾大难中的英勇坚强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在《我是老鼠你是猫》里,向翔以童话寓言的形式,入木三分地讽刺批判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如作者所言:“这篇小说有讽喻社会的意义,以鼠眼看人,看人类社会,窥视人们能想到却看不到的角落,有揭露批判的意义。”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前行,向翔在文学创作的路上也更加成熟了。站在读者和受众的角度,我们殷切地等待着作者给我们更多充满社会意义的作品,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改革开放、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我们更多地需要来自现实生活中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作品。我这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从一个人民的作家来看,也许有些过高和奢望了。

向翔遇上了春天,她没有辜负春天给予她的机遇,在春天里自由而美丽地开放。作者写于《我的快乐明媚开放》中的话语,是其心灵的自白,也是我真诚的祝福:

触摸身边的光阴,快乐注满了我的生命。它悄悄地开始,静静地生长,无比绚烂地开放;像空气一般透明,像阳光一般明媚,像溢满花香的小屋,给我诗意的享受和情感的满足。

【王应槐,著名文学评论家,曾获“四川文艺理论奖”。】

【向  翔,95后新锐写手,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校高二学生。四川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2010年获得第六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先后在全国近百家公开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出版有作品集《我是老鼠你是猫》《爱上一朵莲》《向日葵开》《逝水留香》(合著)和小说集《青藤念》。先后获得“第十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2012年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四川分赛区决赛一等奖。】

                            



来源:泸县二中  编辑:泸县二中